继上海恒隆广场、上海IFC之后,近日,上海第三座百亿税务大楼“开花”到金虹桥国际中心。与位于南京西路和陆家嘴两大CBD的前两座“百亿大厦”不同,位于虹桥开发区的金虹桥没有重奢业态,大厦内的产业结构也明显不同于二是数字经济企业占比显着。
据长宁区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虹桥不仅在10月份率先成为上海今年首个年税收超百亿元的商厦,还创造了11万的商务办公面积平方米。上海商厦单位面积每平方米的产税高峰记录。
这座新生的“百亿楼”里有什么,能否保持“百亿”的气势和后劲?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上下变成上下
2017年,日本百年企业小林制药将在上海市中心选址办公,未来有望承担地区总部的职能。在日本企业相对集中的长宁区,很多同事都说了类似的话:在长宁,金虹桥是第一商厦。
这个“第一”包含了对建筑品质的肯定。2014年竣工的金虹桥高148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6E级甲级写字楼,是上海首个“花园式购物中心”。“第一”的另一种含义”是企业入驻的门槛,而这个门槛不仅仅是租金。
“金虹桥位于虹桥开发区与天山商圈之间,毗邻多国领事馆,拥有国家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积淀,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优先引进外资和外贸企业。”长宁区招商办(金融办)主任尤艳说。
2014年,第一批兄弟入驻金虹桥(中国,来自百年日本企业兄弟集团。这家老字号的公司主要从事印刷和解决方案,以及缝纫机等家用机器。业务范围已涵盖商业、电力、电信、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将连续第五年参展进博会。
在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张岩看来,选择金虹桥是因为,一方面,公司中国总部需要优质的环境作为对外窗口和名片。另一方面,公司考虑了建筑服务、员工出勤和出差的便利性。金虹桥所在的娄山关路和茅台路地处市中心,但距离虹桥枢纽不到20分钟的车程,对于企业走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开展销售业务。
截至目前,不少首批入驻金虹桥的外资企业已多次与该大厦续约。金虹桥还紧跟上海“五型经济”和长宁重点产业发展,不断为建设引进和补充科技、传媒、通信、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优质企业。2017年初,入驻金虹桥。六年后的今天,这家位于金虹桥的数字经济公司办公面积扩大了十倍。其运营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已成为中国用户数量最多的电商平台之一。
对于长宁区和金虹桥来说,蓬勃发展的主力租户是楼宇经济的重要贡献者,这也意味着更高标准的服务和监管协调。
金光集团APP(中国)地产事业部总监吴强告诉记者,近年来,金虹桥运营服务的重点之一是空间整合,将分散在其他地方的办公空间“打乱”。楼层由大型互联网公司改造成一整层楼。并集中在一栋楼里。原本与互联网企业为邻的外企租户,考虑到员工密度、企业文化、环境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纷纷换楼办公。在金虹桥的协调下,小林制药从北塔6楼搬到了南塔16楼。不仅环境和视野更好,
目前,金虹桥大厦外资企业占比近50%,在线新经济企业、现代商业和服务企业占比近1/3,世界500强企业8家。这种楼宇经济结构,也是长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的缩影,能级爆发的叠加效应。
去年,拼多多先后成立沪淘街、御餐两家关联公司,落户金虹桥,进一步探索“农地云拼”新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发展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因盈利能力提升、业务板块增加,由一家公司向多家公司转变上海 楼宇自控,也由上下游向楼上楼下转变。” 游衍说道。这种趋势在数字经济业务中尤为明显。今年1-9月,长宁58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完成综合税收183亿元,同比增长22%以上,占全区税收的52%。
企业、楼宇、地区共赢
政务业务服务与建筑专业服务叠加,形成“1+1>2”的效果。在金虹桥,这种服务效应首次迭代为“整体招商”模式,使楼宇整体出租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和楼宇租户粘性保持较高水平,实现了企业、楼宇、区域三方发展。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双赢不是“三家齐聚一桌”就能轻易获得的。
去年12月,长宁区招商办(金融办)接到金虹桥一家企业的申请。企业希望尽快完成股东变更手续,利用自身内外资融合的特点,打造中日融资租赁行业的合作标杆。今年1月,公司进一步提出增资方案,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两份申请均由长宁区招商办受理,金虹桥大厦有限公司统筹推进。应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要求,区招商办及时收集汇总材料。最终,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准确有效地解决了变更材料申请中的疑难问题,以最快的时间赢得了公司的发展。加速度。
这并非针对特定企业或“纳税大户”的绿色通道,但以往充足的服务经验让招商办工作人员意识到,金融企业所需的审批和监管流程复杂,政府部门需要承担向提供服务迈进了一步。尽可能缩短企业等待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今年6月中旬,长宁区招商办(金融办)推出“长宁商通-企业服务小程序”,涵盖企业经营、政策需求、人才服务、税务服务等九大高频需求. 通过影商通小程序和国土部门天山路街道走访,企业一线的诉求有了更精准、更高效的解决机制。
Ital,位于金虹桥,主要从事高压铸造和重力铸造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今年6月,这家百年外资企业接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销售订单,订单来自中国知名车企。然而,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意特佩雷斯却只有1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合作方表示无法接受。
眼看“熟鸭子”因为一张发票就要“飞走”,公司焦急万分,第一时间向天山路街道求助。在街道的协调沟通下,该企业加急完成了资质审查。8月,税务部门为意特佩雷斯临时升级了百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效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据悉,仅这笔订单就有望产生超过400万元的增值税。
“风雨同舟”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多次提及的关键词。疫情过后,无论是跨国外资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金压力,产业扶持资金的支付需求尤为迫切。为此,长宁区在6月初制定了一个目标,要在月底前完成对所有重点企业的资金支付。最终,短短三周内,全区近700家重点企业按时收到了款项。“我们走访时,不止一家公司说这是‘救命钱’。” 天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双说。
在楼宇经济中,涉及“钱”的商业服务始终占据大头。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长宁区税务局率先在长宁首家“悦怡大厦”金虹桥国际中心设立楼宇办税服务站,依托党建服务阵地,提供办税服务“不离开大楼”的服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开始使用。企业将继续将通过该政策获得的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推动农产品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金虹桥模式”促动力转换
金虹桥在2014年开业当年就成为税收“百亿楼”,两年后又成功冲击“月亿楼”。去年,金虹桥全年税收达64亿元,成为长宁首座“周亿楼”。因此,今年年初,长宁区和金虹桥在制定“冲击百亿”目标时,对增长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
99%的入驻率和企业稳定的产业结构是“惊天百亿”的基础。即便如此,金虹桥仍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为楼宇经济的长远发展未雨绸缪。
去年以来,金虹桥新引进了三星SDI、Chr.等一批优质新鲜血液。智能、金融等数字经济新兴领域。在这一轮招商中,部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租金价格,但考虑到大楼内需要法律服务机构补充和平衡大楼整体生态,金虹桥最终做出了与律师事务所的双向选择。
这种招商引资思路的背后,是长宁推进楼宇经济“金虹桥模式”的实质——通过产业驱动、政策驱动、企业驱动,推动区域经济动力转换。
去年以来,长宁长宁国际广场、东虹桥中心等长宁商业、办公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或即将竣工。尤艳介绍,在新建商品房入市前,政府专业部门将从入市时机、选址、楼面价格等维度进行前瞻性服务和引导,同步推进楼宇整体招商。不久前出台的《关于促进长宁区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为加快政策支付的精准及时性、促进“税税联动”更好惠企惠楼提供了政策驱动。
截至目前,长宁区共有商业楼宇282栋,可出租商业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其中,72座重点建筑今年前9个月累计完成生产税204.9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60.59%。
建筑物之间的竞争压力仍然很大。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楼管还是政府专业人士都表示,目前上海写字楼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然而,在发展成熟、城市空间几近“拉长”的中心城区,新建优质商厦仍是一张好宣纸。白色的。这意味着业主不能满足于当好“地主”,政府部门也不是只盯着数字看的“会计师先生”。
如今在长宁区,从老宅到精品商厦,再到各类创意园区、空港经济园区,一个梯度分明、元素多元的建筑市场正在为不同层次的企业提供“以人为本”的发展空间。金虹桥的“百亿楼”是长宁楼宇经济的阶段性成绩单,也是更多楼宇想要冲击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