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卡!Ĵ!坐:!
建筑科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楼宇自控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甄晓峰
孙三霞
(河南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技术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绿色建筑就是节约能源,
有效利用资源,构建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环境负荷低的生活空间,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向“绿色社区”和“绿色城市”的层面拓展,以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智能建筑是红色的
ASI楼宇自控系统用于推动绿色建筑智能化,节能减排,通过建筑智能化发展实现绿色建筑的创造。
新的和繁荣的。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绿色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功能、环境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扩容、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控制系统和控制任务的复杂性,控制对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需要
实现各种,分布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
机电设备的控制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安全的
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不轻松。由于系统本身存在的安装成本高、可靠性低、互操作性低等问题,分布式控制系统一直难以满足智能建筑的控制要求。
1 红色建筑智能评价标准
建设部、质检总局联合印发的项目建设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6年6月1日发布
即日起,这是中国第一个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
从全生命周期出发,是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
用于住宅楼和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公共建筑的评估。《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项指标:
节省土地和室内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
水资源的利用;节约材料和物质资源的使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绩效(公共建筑)。同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强调智能系统定位正确,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系统扩展性强。道路子系统的基本配置,通过智能手段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数据测量。
2、应用ASI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绿色建筑智能化设计标准
通过监控建筑物中的各种设备实现绿色建筑
视觉、控制、测量达到安全可靠运行、节能、省人力的目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可以采用分布式或分布式控制方式,由管理层网络和监控层网络组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ASI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灵活性。
满足设备运行的检测和控制要求。ASI 建设以来
控制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满足绿色建筑的智能化要求:
可设计标准:
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环境和检测系统等运行状况的监测、控制、测量和记录;ASI楼宇控制系统工程案例楼宇自动化楼宇控制;
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后备)供电设备、直流供电设备、大容量监控不停机供电设备
电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对给排水系统中给排水设备、饮用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控制、测量和记录;热力系统的热源 设备和其他运行状况的监测、控制、测量和记录;
万方数据
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联动控制;为自动扶梯和自动扶梯使用资源,同时帮助监控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的运行。
物业经理更好地节约能源。系统架构如图3 案例分析-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河南大学科技园位于郑州市西北部
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600多亩,
规划建筑面积40万多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6亿元。园区信息科技、新材料重点发展
拥有纳米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学等高新技术
技术领域。河南大学科技园是一座现代化的
一个复杂的多功能建筑群。为满足健康、舒适、安全、节能的红色建筑需求,本项目已通过
使用ASI楼宇设备管理系统控制空调,
对通风、照明、配电、给排水系统等设备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分布式监控、集中管理的楼宇监控系统。
它与建筑物内的冷热源、配电和其他设备集成在一起。在设计上,尽量用标准化、好品质
结论:必然的方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开放,遵循国际通信合约的OPC开放套接字。
重要手段。绿色建筑是推动建筑业采用技术
ASI 控制器,使用常用的 软件,减少了两个
体积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开发工作量大,有利于以后的使用和维护。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一是贯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就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综合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必然的要求;实现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作;是所有建筑行业从业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
[11 徐立梅。网络数据库技术在智能楼宇网络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 重庆大学;2004年
》21钟崇权,杨素英,张立勇;系列数据采集。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集模块化设计[J]:电子技术的应用;12、1999年根据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的特点,
[31 陈冠宇;带有直接I/O口的CAN总线和微机技术和变频技术,根据外部条件改变机器插座》J1;微机应用;1998-06
手动调节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变化。在满足
[4] 高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火灾智能报告系统
舒适条件下系统运行能量最小化研究”D1;沉阳航空技术学院;2007
消耗。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AsI楼宇自动化系统
[51朱山茶;连轧能力参数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发
一期工程主要监测点设置为1000多个点。
发展“D1;中南大学;2005
使用了 29 个 ASIC/2-7540 控制器。系统架构如下[6]张伟;基于现场总线的变流器仓在线状态监控图如下:
测量分析系统研发[D];重庆大学:2006 [7]-E,明戈,朱锡林;基于组态王软件的SQL数据库技术[J]; 微机信息;2006-07【81刘晓静,徐直军;绝对式光电轴角度编码器CAN总线插座fJl;微机信息;2007-02《9151§肖:基于ADO.NET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并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01叶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及协议
研究“D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作者简介:平顶山工学院建筑专业甄晓峰,兼顾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餐饮和商业;孙三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使用、办公楼、写字楼的商业需求,充分有效惠及大专和本科。
利用资源,在二期开发中,可将空调末端风机盘管单元应用于联网温控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