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进博会期间,《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正式发布,为重点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路径规划建议,分享全球实践经验。 作为西门子中国实施“零碳先锋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白皮书一一分析了工业、交通、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并提供西门子咨询、这些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以及成功案例,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导。
以下是建筑领域白皮书的节选。
在建筑领域,重点关注绿色建筑设计、低碳材料、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节能降耗技术
中国建筑业规模居世界首位。 现有城市建筑总存量约650亿平方米,年新增开工面积约20亿平方米,相当于全球新开工总量(61.3亿平方米)的近三倍。 三分之一。 既有建筑主要存在老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能源管理系统能效低、建筑设计不合理、居民生活取暖对化石能源需求量大等问题。
建筑业未来减排路径
提高既有建筑利用率的政策引导
要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加强对新建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和监管,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建筑利用率,降低空置率。 后疫情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习惯远程办公,未来的商业空间将更加分散,这对建筑空间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楼宇节能自控,以实现灵活、智能的管理和运营。运营模式。
技术创新提高建筑能效
以创建绿色建筑为目标,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以装配作业代替手工砌筑作业,减少施工失误,解决系统性质量问题,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此外,应大规模应用新兴建筑数字技术,以有效提高未来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率。
建筑行业科技赋能与减排
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应考虑低碳维度,将被动式节能技术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引入绿色技术减少建筑碳排放,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可再生能源。
同时,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从建设到运营的能效,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整合建筑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退役的全生命周期信息。 利用建筑信息化模型对设计和施工中的相关环节进行管理,开展协同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助力节能减排。 建筑信息建模不仅可以改进施工过程,还可以为建筑运营阶段的智能运维和数据挖掘奠定基础,进一步优化能源效率。 技术促进建筑运行和维护的效率提升和减排。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建筑内部的互联互通,提高建筑能源和设施的使用效率。 管理系统作为上层平台,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与不同底层控制设备的兼容性,以整合其他碳减排技术(被动房、分布式能源、电网边缘配电设备等),为绿色建筑创建集成数字解决方案。 通过楼宇能源管理平台监控能耗,管理能源项目,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能效优化潜力。 结合BIM、AI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运维。
建筑能效提升解决方案
优化建筑机组运行效率,按需供冷供暖,有效提高建筑能效。 同时,通过控制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等系统之间的功能联动和交互作用,精准调节房间微环境,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积极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高耗能领域数字化节能减碳技术
对于新兴高耗能行业的建筑,有必要开发针对性的节能优化技术。 例如,在数据中心行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动态气流平衡技术,精确控制数据中心空调设备,传感器监测各个区域的温度。 ,按需散热,在保证服务器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