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机械大军助力建筑施工! 一键解锁智能楼宇创新“黑科技”

时间:2023-03-08

指导

“黑科技”看似遥不可及,实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目标,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建筑。 以及建筑行业的全生命周期,为它描绘美好的未来。

如果将建筑比作“身体”,那么智慧就像是为它注入了“灵魂”,赋予建筑安全、高效、舒适、节能、便捷、灵活的特性。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的“灵魂”也在不断丰富和强化。 在技​​术升级和应用实践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开拓创新、突破性的“黑科技”,与智能楼宇的结合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所谓“黑科技”看似遥不可及,实则为建筑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目标,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它描绘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建筑的四大“黑科技”。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更多创新的“黑科技”应用:

01

智慧窗打造建筑交互“新体验”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升级,引入了基于屏幕的交互场景。 多屏时代,人机交互成为众多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支点,建筑行业同样如此。

除了建筑内随处可见的屏风,建筑本身也是重要的展示载体。 窗户和外墙可以改造成互动入口,尤其是那些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更适合做信息展示。 例如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在京东方的助力下,覆盖面积达5.2万平方米的LED光影外套,白天与建筑融为一体,晚上点亮带来8K超高清给市民视觉盛宴。

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只是京东方智能窗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之一,该解决方案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和采光屋顶场景,实现智能调光。

此外,京东方的透明炫窗解决方案还可以

02

BIM+装配式解锁建筑施工“新姿态”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标准化、工厂化的施工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行业楼宇自控系统门窗安装,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即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加工,在工厂生产。 建筑构件及附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连接在现场组装安装。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装配式建筑的特点,都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落地需求不谋而合。

首先,装配式项目的规划方案确定后,首先需要进行整体建模,从而确定设计方案、设备和构件信息,然后进行精细加工。 毋庸置疑,任何结构改造都可能导致建筑构件参数的大规模调整,而加工开始后,参数调整就意味着产品返工甚至报废。 因此,装配式建筑可以利用BIM模型和其中携带的建筑数据,实现精准的数据孪生,避免后期修改,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工艺优势,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其次,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式建造也为物联网在项目建设阶段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将物联网与BIM的结合应用提前到施工阶段,延伸到施工阶段。后期运维,补充物联网+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可以说,装配式建筑与BIM的结合顺势而为,双赢。 装配式建筑在BIM的加持下更容易实现,BIM可以在装配式项目的淬火中深度落地。 此外,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产业,相较于改变现有的工程秩序,市场接受度更强、实施效果更好、回报更容易。

03

出击机械大军助力建筑施工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给人的印象是自动化程度低,复杂的工作很难用机器代替。 不过,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一批可以在施工线上大规模应用的“建筑机器人”。 工作成功。

据介绍,目前可用的机器人主要有拆除机器人、砌砖机器人、钻孔机器人、3D打印机器人和钢筋绑扎机器人,以及一些外骨骼和起重辅助机器人。 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使用机器人来解决劳动力短缺、施工环境不安全等问题。 借助BIM、物联网等技术,他们还可以更自动化、更智能地完成施工工作。

早在2021年底,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完成了首批“BIM+FMS+WMS+施工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汕头锦屏项目时间。 8款施工机器人、6款搬运装车机器人、5个集中工作站进行多机协同装修施工作业,首次通过装修阶段端到端的智能施工生态实践,以及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全周期建设闭环。

楼宇自控系统门窗安装_断桥门窗安装电话 断桥门窗制作是最好的_智能化楼宇系统包括

来源:财经国民周刊

其中,BIM(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是一个强大的智能施工任务规划中心。 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如何构建建筑机器人以及如何保证相关材料,并将详细信息包含在工单中并发送到FMS系统。 博智林自主研发的FMS系统堪称多机施工系统的“总指挥”和“最强大脑”。 主要负责机器人的控制和任务调度,实现有序、高效的协同作业。 一方面,它可以调度所有机器人到指定区域,按照指定路径自主施工。 另一方面,它还调用WMS(仓库管理系统)提供物资支持。

04

智能绿化兼顾审美与互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一场绿色风暴席卷全行业,覆盖全产业链。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除了建筑运营、运营中的能源管理、数字化减碳之外,绿化也在建筑中迎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化升级。

据介绍,智慧绿化可以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园区及建筑物内的绿地、绿植、古树名木、巡检员、视频监控、监测数据、巡检养护等信息,实现静态和动态数据可视化监管。 同时,可利用传感器、视频监控、物联网等监控设备监测土壤、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照度等数据,进行更科学的维护。

此外,在室内,越来越多的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医疗环境中适当摆放绿色植物。 智慧绿植不仅可以改善和美化环境,还可以节省人力,提高维护效率。 以鞍山智能绿化系统为例,利用植物养护自动化托管,实现灯光、整体尺寸、景观设计、交互内容的定制化; 它利用现场传感器数据结合云端AI模型校正,确保植物半年成活率达95%;在安装方面也趋向模块化,实现百平米的目标在没有特殊技术工人或工具的情况下两天。

来源:鞍山科技官网

据介绍,它关注植物墙上每株植物的实时生长状态,通过传感器监测获得数据反馈。 借助物联网,每株植物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ID,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每株植物与用户 数百株植物的独特交互,相当于数百个AI。

不难发现,看似神秘的“黑科技”,其实已经在智慧建筑的工程设计、节能减排、运维等方面实现了成熟的应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慧楼宇、智慧园区领域又有哪些新“黑科技”? 我们或许可以在2月24日开幕的第二届建筑技术TRUE大会上找到答案。 大会期间,智赐坊将联合举办以“智能赋能产业·园区宇宙”为主题的智慧产业分论坛,邀请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以“建筑科技”为代表的智能科技赋能产业园区的无限潜力。 ”。 可能的。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