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聚集了26家骨干企业,产业规模超20亿元,年税收超亿元。 位于济南高新区汉宇金谷的人工智能大厦,被誉为楼宇经济3.0的样本。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楼宇经济蓝皮书(总部经济)》指出,楼宇经济正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以“空间+产业+运营”为特征的楼宇经济3.0阶段即将到来.
两块牌匾背后的“黑科技”
走进人工智能大楼,“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两块牌匾格外显眼。 楼高28层,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打磨机器人在打磨车门,装配机器人在抓取工件,分拣机器人在进行装载模拟……在人工智能大楼三楼,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新松”)在机器人多场景测试中心,研发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控制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我们重点突破了PLC、CNC、RC、编码器、伺服系统等硬件产品山东楼宇智能自控设备厂家,申请了109项核心发明专利。” 山东新松首席科学家邹峰山介绍,他们还推出了跨领域的工控软件平台,解决了工业生产中“一脑多控”的技术难题,发布了30余款软硬件产品,辐射带动千亿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最佳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深蓝科技在人工智能大厦设立了研发中心。
在13楼的深澜科技展厅,智能扫地机、安防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手脉闸机、AI扁鹊系统……20余种不同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深蓝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山东)副所长丁鑫介绍,深蓝科技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智能、AI医疗等领域均有深度布局。 他们目前正在研究深蓝AI杆件检测设备——“剑齿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检测汽车零部件表面的各种缺陷。
承担微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山东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也落户人工智能大楼。
10月7日,长征十一号海上运载火箭在烟台外海点火成功,成功将伟力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微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项目导航增强业务子系统总工程师杨龙表示,该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作为济南“人工智能岛”主区的核心,已成为济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核心研发高地。 桂伦电子在纳米级半导体器件建模、千兆级超大规模电路仿真验证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富士智通刚刚推出了全球首款超高清实时硬件编码功能与最新5G通讯传输成功结合的产品。 世界上最小的超高清实时编码器。
企业集聚促产业协同
企业集聚有利于激发产业协同效应。
“我们和19楼的山东白谷集团有紧密的合作,他们在济南建了第一个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我们购买了他们的网络设备,通过他们把我们的软件部署到华为云上,华为严选商城。” “ 山东新松市场营销部总监万聪介绍。
4楼依托桂伦电子建设,集半导体材料、器件、电路测试、技术培训、咨询为一体的山东省集成电路EDA创新重点实验室。 是目前国内检测设备最齐全、技术能力最强的第一实验室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位于济南捷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2楼,创始人马小宇正在测试一款机器人。 “我们是安创加速器孵化的企业,研发的室内机器人服务系统、室外无人自动导航系统、机器人控制软硬件集成平台均已实现产业落地。” 马晓宇告诉记者,在这一层,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创业公司,安创加速器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研发工具。
自2019年7月正式投产以来,安创加速器已成功孵化24家科技企业。 其中,类人思维公司与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达成合作,应用其先进的工控技术; 超智能视觉激光立体扫描系统在内蒙古、江苏等地实现产品销售。
发展之道,以人为先。 一位专业人士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 “这栋楼里很多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物理、数学、材料、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聚集。” 99%以上的学生具有学历,硕士、博士毕业生400余人。
“政策+服务”相结合
楼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
去年10月,《济南市支持特色产业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实施,明确了特色产业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大厦被确定为济南市特色工业建筑。
“为支持企业发展,我们专门打造了齐鲁软件园汉宇金谷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通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尽享专业服务。他们的家门口。”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招商部工作人员隋一波介绍,他们持续开展政策解读、投融资、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服务活动。
人工智能大厦所在的汉宇金谷还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锤炼党性、实践业务技能培训的新阵地; 园区内建有全省首家楼宇政务服务e站和智慧派出所,可提供“一窗一站式”综合审批服务和警务服务。
编辑部: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