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爱因斯坦曾到访的百年老学府实行“最严保护”,整修后将对公众开放

时间:2023-05-19

上海市中心的城市更新地块中,一系列历史建筑备受瞩目。 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他们抖落尘埃,露出容颜,仿佛静静地等待着与这个世界的再次相遇。

在新一轮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实践探索中,“最严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各方共识。 保护历史底蕴,传承城市文脉,上海有什么独特之处? 使用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近日,记者先后探访了位于外滩核心区的原工信部大楼、上海现存最大的石库门中晚期建筑群张园、天安千树一期等。苏州河畔的商业大厦。 试图梳理出属于上海的可复制、可扩展的经验。

原工信部大楼:百年“组织中心”将围封开放

在外滩历史街区核心区,原工商局大楼半围合河南中路、汉口路、江西中路、福州路。 虽然立面设置了施工围栏,但依然掩饰不住它华丽的光彩。 这座体量宏大、风格庄重的百年建筑曾是上海租界管理局的权力中心。 之后,这座建筑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权力交接。

1949年10月2日,大楼升起五星级红旗。资料图片来自同济大学出版社

近日,记者走进即将启动整体装修的大楼。 它的内部装饰非常优雅。 地面铺设麦金马赛克瓷砖,主要通道和自动扶梯采用泰康黑白大理石。大楼还配备了自动电话系统和低压英国工程师设计的热水供暖系统。 所有材料和设备都是进口的。

站在大楼正门上方的欧式阳台上,江西中路和汉口路的喧嚣尽收眼底。 应邀在楼内发表《相对论》演讲的爱因斯坦也站在这个位置上。 后面走廊尽头的大理石墙上,镶嵌着上海首任市长陈毅题写的“上海人民将按照自己的意愿为人民建设新上海”的石碑。 也正是在这里,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运筹帷幄,带领全体人民攻坚克难,凝聚民心,为全面建设上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刻有陈毅手迹的石碑。栾引之实拍

幸运的是,这座一向是“政府机构的发电厂”的大楼,在修缮后将对外开放。 内部装修将保留原貌,陈毅的手迹也可能对外展示。 该地被确定为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黄浦区160个街区保护性综合整治项目,市、区统筹推进整治。 2023年建成后,将打造成高端现代服务业经典历史街区。

“最大的亮点是圈地。” 施工总承包方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项目经理周山告诉记者。 他从2019年就带领团队走进这座建筑,无数次研究这里的历史变迁。 周山说,在最初的设计图纸上,该建筑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封闭式建筑,没有缝隙,但实际上,该建筑在河南中路和福州路之间留下了一个L形缝隙。 据说没有围护的原因之一是地基下陷。 综合改造期间,施工方将新建两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观与原设计图相似。 “新建筑将有自己的风格,避免成为'假文物',但新旧建筑将实现内部结构连通,并在外部建筑上实现审美和谐。”

设计原图。资料图片来自同济大学出版社

这样的建筑也经历过“拆迁”。 开发商在前期勘察时发现,该楼顶层五楼的建筑风格与其他楼层略有不同,似乎是后建的。 找了很多原始图文资料比对后发现,这层楼在1922年建楼时并不存在,是原工部局为扩大办公面积而增设的。 早期拆除“违章建筑”费了一番周折。 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此看法不一。 最终,开发商还是希望恢复大楼原貌,报请管理部门拆除。 未来将在楼顶建造一座半露台式封闭式轻钢结构建筑,打造全新的观景平台。

地块内还有一座“网红”小红楼,是上海翻译项目中最大最重的砖混单体建筑。 如今,这座重达3800吨、清水红砖墙、红瓦屋顶、连券窗的砖木结构老建筑已搬迁至原址以东32米处的工地,同时也被吊装起来整体上升0.421米,露出隐藏多年的美丽石基。 当整个地块的地下工作完成后,它也将被平移回原位。

居民疏散后的红色小楼。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提供

小红楼原为工信部环卫处,后改建为职工宿舍保存。 160街区工程启动时,小红楼还是一座居民楼,没有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也没有列入文物名录。 但在核实其历史背​​景后,开发商决定保留,并对原址进行保护修缮,使其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翻译中的“小红楼”很难搬动。 需要来回“折腾”,因为是新建地下空间,兼顾整体建设和老建筑的修缮保护。 许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根据改造方案,地块内将新建三层地下空间,用于景观更新、商业配套及停车场。

从原工业局大楼的窗口,可以看到经过翻译的小红楼。栾引智实拍

“保护建筑下的城市开放空间很难打通。” 周山告诉记者。 例如,项目紧邻地铁10号线隧道等重要市政管线。 需要密切监测深基坑施工对地下结构的影响; 被保护建筑的地基支护技术和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极高。 建筑上方大型钢结构的吊装连接技术,必须保证历史建筑的安全和完整性……”这是外滩‘第二立面’的第一个项目,一旦建成,必将成为行业标杆。”

竣工效果图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提供

石库门建筑群张远:“烟火”引全球建筑师关注

“闲置”了两年半的张园少了几分市井里的烟火气,多了一份淡雅与祥和。

从泰兴路与吴江路交汇处刻有“张园”二字的钢结构牌楼,走进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仿佛进入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老上海。 这里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中晚期石库门建筑群。 连绵的碧水红砖房映入眼帘。 在老式石库门的基础上增设了瓷砖墙,外墙大量使用彩色玻璃和西式装饰。 几乎每栋房子都有精致的阳台和木制百叶窗,象征着那个时代的审美。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

然而,在这座昔日的“海上第一花园”里,空置的居民楼所透露出的局促生活景象,依然超乎记者的想象。

门牌号是威海路590弄64弄1号二层石库门。 与该地块上的13座优秀市级历史建筑相比,算不上特别精美。 这是杨瑞吉建筑厂创始人杨瑞生在1930年代购买的房产。 后来,10户人家住进了这栋360平方米的小楼,天井、阳台都是违章建筑。

征地完成后,该房屋并没有像地块内其他石库门一样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状的通透风貌,而是保留了征地前的居住格局。

威海路590弄64弄1号外观现状.由Quiet 提供

“人去楼空”之后,似乎还有温暖的生活痕迹,成为一种历史烙印。 一楼东后厢房居住条件特别差。 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墙壁很薄,没有窗户,几乎“看不见”。 静安区第一征地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生证上写着5个人的名字,王阿姨一家三口确实住在那里。 王家为成年女儿的卧室盖了一个几平米的阁楼,从狭窄的楼梯爬上爬下。 据说,前些年静安区为居民家中安装了微型独立厕所,但有些家庭连不到两平方米的空间都搬不动。 因此,每个人都期待着征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居民们没有带走的老式家具,也成了“珍贵的展品”。 一对花艺沙发、一个五斗柜、一张旧木桌都摆放到位并贴上保护标签,未来可能会搬进展厅进行场景再现。 小楼的阳台、飞檐、栏杆、路沿、花式木踢脚板、墙饰等处处都贴有防护标识,标明防护点和看管人。 不仅如此,大楼内部还有很多监控探头和传感器,可以监控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烟雾,还可以进行智能报警提示。

上海摄影师、历史记录者席子镜头下的张远生活场景。

这座建筑有一份400多页的“房屋档案”,几乎所有的原始信息和保护记录都可以追溯。 据开发商静安地产集团负责人介绍,他们对整个地块的174栋楼都建立了“一楼一档”。 在两年的备案期内,工作人员首先去档案馆索取了一份设计图纸原件。 ,然后请专业机构对立面进行现场测绘、重绘、拍照建模。 在此基础上,开发商再准确地提出改造和修缮建议。 该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备案标准高于上海市房管部门的规定,在全国尚属首例。

一栋房子就有这么厚的“房子档案”。栾引智实拍

在张元向全球顶级建筑师征集保护振兴方案时,DCA建筑事务所、隈研吾建筑事务所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明月建筑事务所等六家参与单位一致认为“‘人行道’”如何保留《方流后烟火》征求意见。有人提出在地块中恢复“一户一户”的居住功能,同时在整体商业规划上,也注重重现石库门巷的生活方式。 ;有的方案,在地下文化商业空间的建设中,延续天井自然采光的特点,打通巷道的肌理和地下空间的功能;也有的认为石库门原有的隔断应该是保留下来,28种石库门中的一种要恢复原貌进行展示……虽然各种设计方案“天马行空”,最终未能完全纳入方案,但石库门的陈列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整体规划。

改造后的张园效果图。由Quiet 提供

天安千术情结:曾经的难题变成了“意外之喜”

苏州河畔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天安千树”一半是已经建成的一期购物中心,开业前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被誉为上海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另一半散布着4栋建筑。 百年保护建筑,二期工地尚未建成现代化高楼。

今日二期施工现场 栾引智现场拍摄

这座造型新颖的建筑由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师、英国“幽灵”设计师托马斯设计。 其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占地5.9万平方米的国家级工业遗址。 原阜丰机械面粉厂的厂房和办公楼,原阜新面粉厂的小包装面粉仓库和耳房,将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改造和记忆。

天安千树一期工程竣工。普陀区提供

有意思的是,2001年,天安集团与普陀区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 香港发展商在拿地时并不知道该地块上有受保护建筑物。 直到2004年,有关部门才明确,该地块上的阜新面粉厂旧址和阜丰机械面粉厂旧址属于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后来该遗址被列入在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 旧楼的产权属于天安集团,维修保养的责任也落在了企业的肩上。

这意味着地块内的旧建筑不能拆除,必须修缮如初,新建筑必须为旧建筑腾出空间。 “我们当时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 天安千树项目副总经理翟建安告诉记者,在修复老建筑、设计新建筑、规划功能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当时眼中的难题真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 他们对老建筑研究得越深入,就越感受到保护和重建的非凡价值。 “建筑设计的初稿比较传统,不够吸引人。 我们认为它没有起到改善苏州河沿岸景观的作用,也没有将新老建筑与周围的M50艺术公园有机结合,所以组长决定推翻原来的设计,请邀请‘幽灵’设计师重新出发,充分结合苏州河沿岸景观,充分展现老建筑的历史风貌。”

阜新2、4、8号面粉厂全景。普陀区提供

记者近日在一处空旷的工地上看到了四栋修复后的老建筑。 他们沧桑而挺拔,仿佛静静等待与人重逢。

最引人注目的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四层富丰机械面粉厂,建筑面积1045平方米。 拱门具有西方古典建筑的神韵。 翟建安说,阜丰机械面粉厂始建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家由国资兴办的机械面粉厂。 历经三次扩建,曾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的机制面粉厂。 “未来,这座建筑可能会引入高端餐饮,让人们走进室内,参观消费。”

改造后的富丰机粉厂房。普陀区提供

阜丰机械面粉厂的办公楼可以用最“漂亮”来形容。 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建筑,装饰巴洛克风格。 未来,这里将被新建的天安前书二期大楼包围,成为中庭的中心。 未来可能定位为举办艺术展览、品牌新品发布会等展示场所。

阜丰机粉厂办公楼。普陀区提供

苏州河畔的两座砖木结构小楼也“小而精”。 临河的是阜新面粉厂的两层楼房,设想为游艇码头的售票和等候区,并设置展厅展示面粉厂的发展历史和转型历程; 阜新面粉厂三期多层小包装面粉仓库拟架设连廊,与二期商厦融为一体,用于商业用途。

天安集团拿下这块地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旧楼改造。 “那时候是一片废墟。” 历史保护建筑修复设计师莫道煌回忆起刚接手该项目时的情景。 施工人员清除杂草后,发现屋顶凹陷,几近坍塌,木梁木柱都已腐烂。 措施,也许两三年后,它们将在一场风暴中不复存在。

一次修一块砖比盖一座新楼消耗的能源和金钱要多得多。 施工方就地对旧楼进行加固,维护结构确保安全,并对外墙、门窗进行了精细修复。 整个修复工程历时两年。 如今无人居住的老楼被白蚁和潮湿的空气破坏,每年都需要维修,待新楼二期竣工后,又要进行全面翻修。

据称,随着天安千树的名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接触开发商,希望租用旧楼开体验店。 天安集团对此一直保持着“保守”的态度,希望找到最适合老建筑使用的。 伙伴。

首个商业综合体预计今年底开业。栾引智实拍

“慢节奏”发展“先行一步”聚集人气

新闻发布前,静安区在张园开展“百年张园看城市变迁”主题展。 张园内设置了部分展区,供市民参观。 它位于64弄1号底层,在保留了原貌的居民生活空间中,刚刚嵌入LED屏幕,以多媒体技术再现了当时城市的生活场景。 而在今年3月的樱花季,尚未完成室内装修的天安·千树一期还在户外举办了一场浪漫时尚的“樱花市集”。 趁着苏州滨江步道吉野樱花盛开之际,人潮云集。

数字技术再现张远旧生活场景 栾引智实景拍摄

这些保护与更新并重的项目备受关注。 一方面是“不着急”的发展节奏,另一方面是“迫不及待”的各种公益活动。 仔细想想,这两种做法并不矛盾,反映出上海在新一轮历史建筑和景观保护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和深化认识。

看似“急于示人”的背后,实则有着精心严密的保护和策划。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在“新旧融合”的改造开发理念下,保留原有历史风貌成为城市更新和土地改造开发的前提。 在规划完成之前,小心保护历史文脉,保留文化记忆,不动一砖一瓦,已成为共识。

张元“一楼一档”方案全国首创

以张远为例。 未来,不仅完整保留了弄堂原有的肌理和空间尺度建筑群楼宇自控图纸,还保留了石库门上的旧砖瓦,甚至门上自然生长的青草; 在“旧如旧”的过程中,隐蔽工程中少见的麻花钢筋、老式木质电梯轨道也被一一保护归档,以备日后展览之用。 同时,开发商也深知“激活”与“保护”、“挖掘”同样重要。 只有将历史与今天的生活相结合,老建筑的底蕴才能得以传承,其价值才能真正发挥。

此外,三个项目无一例外都涉及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将不仅承担地下交通换乘和地面活力延续的功能,还将兼顾人们购物、休闲等多重需求。 采访中,多位技术负责人提到,存量土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一定是上海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一块土地都是宝贵的。 但目前,国内历史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借鉴的工程案例不多,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仍在研究和探索中。

地下空间开发的难点在于,个别历史建筑一般需要就地保护,不允许拆除或移动。 建筑内部空间狭小,施工过程犹如“蜗牛壳里做道场”。 对于街道狭窄、建筑密度高的历史建筑而言,景观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面临诸多技术障碍。 有地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探索微扰动、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浅层空间开发之外进一步向深空拓展,还将探索空间的综合利用,让地下空间成为由点组成的空间、直线和平面。 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灵活地组合成身体和身体等多种形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吴江提出,历史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历史空间的合理利用。 建筑保护不同于一般文物保护。 建筑的生命在于使用,因此往往需要重新植入新的功能,使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

今年樱花季的天安·千树一期大厦。天安集团提供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