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舒适、便捷的鲜明特点,智能建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普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 然而,在中国,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要求仍不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是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实施和管理不当。 因此,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管理是国内智能楼宇行业的热点之一。
2、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1、对弱电建设重视不够。
智能楼宇建设过程中,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由土建、装修、安装、弱电系统集成等众多参与者共享。 谁拥有的多,谁的管理就容易,效率就高,收益就高,所以建设各方都会争夺时空资源。 在竞争中,土建方占据优势地位,弱电是最弱势的群体,其施工时间和空间很容易被其他方挤压。
2、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现在的弱电集成企业基本没有专门的施工队伍。 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布线、终端设备安装等劳动密集型作业,普遍需要临时雇佣部分农民工。 这些农民工的技术水平、责任心、职业道德都让人不放心,往往在工程质量上留下隐患。
3、弱电系统集成与土建、装修、安装接口不清晰。
弱电与土建、弱电与机电设备、弱电与强电安装,无论是施工还是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都是高度相关、高度耦合的。 而这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 因此,在彼此的接口处,接口不明确,哪一方负责这部分工作,在设计和规范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施工中相互推诿,协调失衡.
4、弱电工程监理不够专业。
目前在很多工程建设项目中,负责弱电监理的工程师大多由强电监理工程师兼任,他们对弱电系统中的很多新技术、新设备缺乏一定的了解,监理难度大。地方。
三、加强弱电工程管理的建议
1、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管理。
在智能楼宇方案设计阶段,要根据楼宇的需求、功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方式等,尽可能深入地进行分析讨论,综合考虑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 . 合理的整体规划。 应用什么样的项目,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明确需求分析,然后由设计院进行设计。 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实现优化组合的系统工程。 这是一个多学科协调、共同创造的过程。 如机房和竖井的位置和结构,混凝土屋面和墙板内埋设的电力管道和电缆桥架的安装,通风和给排水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控制和遥测,控制方式强弱电的分界线以及对触点容量、电源、防雷、接地、抗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与主体设计密切相关,必须在整体设计中协调处理。 以往,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弱电系统与建筑主体设计同步设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未列入立项和初步设计内容。 弱电系统是在主体工程土建工程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时才考虑的。 施工问题。 经过子系统集成商介入、机房调整、竖井改进、拆墙打孔、改造电气系统后,整改量几乎等于旧项目改造。 在整改过程中,经常出现主设计单位、集成商与业主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责任不明确,给业主带来诸多操作困难。
2.加强系统集成商管理。
通常,我们采用总承包商(系统集成商)或弱电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全面协调管控的项目运作模式。 因此,一个称职的系统集成商应该在主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系统产品的要求和特点,对设计进行评审和优化。 系统产品不仅要满足主要要求,还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完成建设、调试、交付和服务等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集成商应该是技术管理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有机结合。 不仅掌握各系统主要技术的分析能力、设计的深化和审查能力、工程接口的划分和确定能力,还具备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的把控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地处理的能力,与各专业协调的能力,以及对子系统承包商的控制协调能力。
3、加强弱电系统、土建、装修等管理。
这种协同管理是弱电工程实施中最头疼的部分。 在土木工程和装饰工程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下列事项。 沿柱墙的所有地下、穿墙、预埋线路管道及线槽工程,施工方委托土建施工时,土建方应按合同开票标准承接,并按要求完成。 土建总包应保证弱电施工的供电、供水,并接受甲方和监理单位的协调管理。 土建方应在拟埋设电线管、线槽层土建施工前,及时通知施工方和监理方,便于相关单位配合; 装修工程方应提前通知监理和施工方,天花板、地面、墙面装修应做好施工进度计划,为弱电施工留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 一般网络图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除土建和水电外,弱电系统也应有详细的计划表。 土建、装修双方均应有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
4.加强弱电系统、机电设备与强电工程的配合管理。
机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高低压柜、电梯、电控箱、水泵、风机、防火卷帘门等)招标采购的弱电技术条款应咨询弱电工程师。 投标人和供应商应明确遵守和背离这些条款的条件。 这一点在签订合同和设备验收时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对。 强电控制柜的订货和安装应保证电缆能正常连接,并在柜内预留相应的安装空间。
5.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实施工程监理是提高建设水平、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益的重要举措。 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广泛,分支系统多。 因此,需要选择有资质、有实力、专业的配套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由于智能弱电工程包含很多新技术,是一个新兴领域。 监理人员在施工一线接受培训,反复演练,积累经验。 他们是系统工程可以依赖的人才。 从智能弱电项目的“需求建议书”开始,项目全程监管。 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工程,但开工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有设计问题,有施工问题,有设备问题,有软硬件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加强方案论证和质量管理外,以监理单位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尤为重要。 实行监理制度,使工程的各个阶段和技术管理都有专人负责,严把工程质量关,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措施。 在督查大纲、督查计划和督查实施细则中,要体现智能弱电系统监管,突出目标管理要求,明确各项督查措施。 施工单位在授权委托时必须明确弱电工程设备、设备未经监理工程师质量检验不予付款; 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和签证,工程量不予支付; 设计院出具变更通知书后方可实施。
3.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实施难度大、专业范围广、分支系统多等特点。 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制约工程进度,增加施工难度,浪费施工成本楼宇自控系统弱电工程实训,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加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流程,制定一套约束各方的管理程序,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