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广东卫星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时间:2023-06-15

近日,广东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广东卫星中心)相关负责人赴浙江参加科技司2020年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座谈会自然资源。 会上,广东卫星中心负责人分享了广东卫星中心的建设思路,总结了一年建设的经验成果和应用亮点,学习了其他省份卫星中心建设的经验,为下一步重点工作部署做好准备。

广东卫星中心建设成果

目前,广东卫星中心已从提升产品生产能力向具备一定业务应用能力转型,同时大力推进市县节点建设; 在软件开发和商业应用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软件开发

广东卫星中心自主研发的多源遥感影像处理系统(简称MIP)集定向、校正、拼接、色彩均匀、裁剪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多源卫星影像的快速一体化生产。 其中,作为支持MIP快速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控制点数据库系统于2019年10月建成。

从2020年开始,广东卫星中心一直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卫星遥感数据快速监测技术,并制作样本库数据。 目前,解读样本数量已超过200万。

广东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_中联自控创新

(二)申请服务

一是服务省政务应用,为悦政图平台政务服务提供高清影像底图; 二是服务自然资源重大专项,为三普查、农村房地产与土地一体化调查、基础地理国情监测等重大专项提供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 三是服务自然资源业务审批监管,持续更新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决策、监管等业务工作提供数据保障。 四是服务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评价广东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提供土地和矿产卫星影像,为执法检查、国土和矿产资源季度遥感监测、森林资源调查等提供卫星遥感影像底图。

新时代自然资源卫星应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省卫星中心积极推进软硬件条件建设和机制创新,11个省级中心独立挂牌并取得一定成效。 新时期自然资源卫星应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如下:

一是形成“五全”卫星观测体系,集全球、全天候、全天候、全要素、全方位的陆地遥感卫星数据采集能力于一体。 以自然资源部门为主要用户的国家各类公益卫星数量已达到18颗1颗,“十四五”有望达到26颗,基本建成稳定的数据保障网络;

二是资源卫星应用业务大幅拓展。 从传统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日常监测监管需求,扩展到当前农田违法建设监测、生态评价评价、生态修复评价、生态红线管控等需求。 但目前存在技术储备不足、效率低下、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在技术应用方面,随着实景三维构建的推进,自然资源调查将从平面调查向三维调查转变,从资源数量调查向质量调查转变; 从以自动解读为辅的人机交互到以自动提取为基础的智能分析转化;

中联自控创新_广东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四是对服务模式提出更高要求,从被动发现问题转变为主动提问,从线下业务工作模式转变为线上业务工作模式。

挑战之下,广东卫星中心建设方案

一是立足广东省实际,加快广东省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中心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从标准影像数据服务到影像电子地图服务的能力更改监控服务;

二是突出特色应用,加快卫星中心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健全卫星应用业务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卫星遥感应用统筹,聚焦遥感应用服务主体责任和主业,加快技术、机制和政策措施出台,避免多头实施、重复建设;

四是结合广东省实际,加大市县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实现“横向联动、纵向衔接”要求;

五是结合“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国内三维卫星遥感影像资源,布局新基础测量下三维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和映射产品模型。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