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舟山楼宇自控系统图 浙江日报

时间:2023-08-02

数字时代,变革存在无限可能。

聚焦改革创新转型,岱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2年舟山楼宇自控系统图,岱山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1612”系统架构迭代升级。 实施112个重大省级应用,选择42个项目进行省级试点。

为追求数字蓝海,岱山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浙江海莱云智科技有限公司,并以此为龙头,培育数字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大脑”让城市更智慧。 公共服务半径更大、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更加优良,海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跑在“新轨道”上数字化改革,岱山将发挥“数”优势,改革成果亮丽。

“城市大脑”让城市更智慧

走进位于数字岱山创新大厦三楼的城市智慧治理指挥中心,交通、公安、城管、渔业等领域和部门的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在中心主屏上。

该建筑是岱山的“城市大脑”,主要承担“政务+数字产业+公共服务”三大功能。

岱山“城市大脑”应用层主要包括智慧治理联动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和城市运行监控平台。

智慧治理联动平台应用于全县范围内事件受理、分发分配、协调联动、监督评估、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与社会综合治理相关的各项功能; 应急指挥平台主要处理突发事件; 城市运行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对城市运行情况的全方位宏观调控,把城市管理大门放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以“最强大脑”为中心,岱山建立了“一盘棋”布局、“全县范围”推进的治理新格局。 通过城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纵向贯穿7个乡镇指挥中心,实现问题处理全覆盖、不留死角。

数据显示,2021年8月至今,县指挥中心共收集受理环境问题、城市管理等社会诉求82672条,均得到及时处理、妥善解决。

作为海岛城市,如何运用数字化理念预警预报台风天气,为民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岱山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多部门合作。 依托智慧水利管理平台、智慧城管、社会治理联动平台、离岸综合平台的综合协同,充分利用物联网快速、及时、准确的监测和感知数据更新的优势,完成该项目。 “台风三色图”与水库水位监测和船点实时监测一体化,全面、动态、及时、准确掌握岱山渔港进出港动态数据,加快推进形成主动发现、智能分析、自动预警、及时响应的工作闭环,提高监管效率,为台风防御决策提供全程数据支撑。

如果把“城市大脑”比作一张整体的“运行地图”,那么无形的“高铁”正在让岱山人重新体验数字世界的速度、效率和精准。 所谓“数据高铁”,就是一种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新技术。 在城市数字系统的“人体”中,“数据高铁”就像人的“血液循环”。

未来,岱山将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大脑”多方位的“神经感觉系统”,有效提升“城市大脑”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多跨协同治理联动

近日,岱山县皋亭镇王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车已违章停放,这种行为违反交通规则,请在收到短信后5分钟内离开现场。”

该短信来自岱山社会治理联动平台。 王先生认为,“短信提醒让人心里暖暖的,就会第一时间搬车。” 执法人员还表示,以往在处理车辆违章停放时,通常都是接到群众投诉或者检查时发现,存在滞后性。 但通过平台的智能识别,可以有效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处置效率。

目前,基于基于AI视频分析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城市管理预案,岱山可以智能分析识别占用道路、违章停放车辆、垃圾场等违法行为,并自动报警。

人工智能赋能快速处置,这是岱山通过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缩影。 大连东平台自2021年9月1日上线以来,已积累数万条活动信息,结算效率较平台上线前提升40%。

跨界协作打破工作障碍。 “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建立之前,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应用平台,乡镇发现的问题需要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协调处理。” 高亭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动平台打通了该区域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事件快速流转、协同处理、闭环管理,让协调处理更加高效。”又方便。”

依托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大联动平台汇聚10余个政法委(“基层治理四平台”、平安景智)、大数据管理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人大、政协会议及7个乡镇各部门、单位的数据资源垂直渗透“市县、镇、村、网格”四个层面,打造应用功能集、活动广场、流程配置中心等系统模块,基本实现了县级区块一体化、终端一体化、指挥一体化、流程一体化。

改造模式,实现效率变革。 近日,秀山乡人大代表通过大联动平台“时时督办民生小事”应用,反映了当地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人大进行了询问。 事件已转至秀山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平台进行回应。

“以前需要一个月才能转移的问题,现在可以当天报告,当天就可以转移到相关部门处理。” 现在,在岱山各乡镇,人大代表网上提交意见建议,实现快速传递。 此外,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会加快流转效率,还会实时显示处理过程。

海事一体化

打造“海上鹰眼”号

日前,工作人员借助“海海一体化”协同应用平台,对海上船舶进行动态巡查,系统不断回传渔船等海上目标的视频图像,实现动态管控渔船出海情况或作业情况。

为解决涉海数据分散、涉海业务协调难、决策难等问题,2021年10月,岱山县投资建设并上线了“海一体化”协同应用平台。 和商业障碍。 岱山通过海事数据共建、共享、共治,提升了全县海洋业务的协同管理和决策服务能力,实现了全县海洋相关核心部门的资源共享。

“这种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多跨度的协同应用,在海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岱山“数字海洋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洋移动观测平台是“海洋一体化”的重要技术平台,可以“掩盖”海域治理盲点。 岱山县东部偏远海域曾是海洋管理“盲区”之一。 如今,360度可调摄像机可以连续传回这些海域的海面视频,水下监测探头也会实时传回海水中拍摄的图片。 该县还将安装气象、水文等探测器,实现对海域船舶、岛屿的监管,提升县域海域治理能力。

船舶识别智能终端、海洋智能传感浮标和智能海洋综合管控平台,这三款不同的数字化产品具备各种涉海数据感知能力,堪称舟山的“海上鹰眼”。 2022年7月,岱山“数字海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首批三款海洋数字产品在全国试用推广。 发布仅一周后,就引起了国内多家海洋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关注,双方开始洽谈采购事宜。 这也是岱山首次进军海洋数码产品领域。

岱山围绕近海感知中心战略规划,整合近海空间资源,根据渔业、海事、交通、应急、气象等部门现有数据和业务需求,实行统一标准、采集、整合深化涉海数据治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同时,海洋认知中心以“数字海洋实验室”为研发主体,以掌握海洋船舶、基础设施、工程机械、生态环境五类数据系统为目标,创新开发具有安全意识、活动意识、环境意识的各类数据系统。 感知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应用产品可以实现“数据货币化”。

更多海洋数字产品仍在开发中。 目前,岱山“数字海洋实验室”正在研发海洋通信、船员感知等领域的数字化产品,致力于构建人、船、机、设备、环境五维海洋感知系统。

未来,我们将以‘实事、实绩、实效’为指导,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设用好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助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县治”。 岱山县大数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财经媒体中心、浙江海莱云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