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不难,难的是做好UI(用户界面),构建全面的生态。 】
被美国推到“放大镜”下的华为,成为资本市场新的风向标。
5月21日晚,有消息称,华为自家操作系统最快今年秋季、最晚明年春季上市。 系统,并且还兼容所有应用程序和所有Web应用程序。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22日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
当日,A股国内操作系统概念板块掀起一波涨停潮。 天基科技、实达集团、东土科技、北芯源、诚迈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中科创达、航天通信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安信证券认为,操作系统是软件自主可控的关键点,也是软件自主可控的根本保障。 云计算成为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发展的重大机遇,以中标麒麟、普华基础软件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产品化持续推进。 目前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较低,在“自主可控”的背景下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中间件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纽带。 中间件领域的国产化进展比较好。 通过与云服务巨头捆绑,中端制造商将有机会利用这一发展优势。
不过,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持保守态度。
“从技术角度来说,实现APP跨操作系统兼容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和IOS,还是Win和Linux,应用开发者都需要开发多套软件来适配。如果华为操作系统采用非内核独立操作系统,那么我会对后续的软件兼容性保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国产操作系统“独立战争”
如果说PC时代成就了微软,移动时代成就了苹果和谷歌,那么在下一个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时代,也将有大量的智能终端需要安装操作系统。 次。 如此强劲的市场前景,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安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认为,在2018年3月22日以来的贸易战阴影下,本土化和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实现自主控制,是指产品和服务一般不存在“其他控制”的恶意后门,可以不断升级和打补丁,不会被他人控制。 这对我国软件本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提出的“水平保障2.0”和“自主可控”都要求我国软件实现自主自主,以保障国家安全。
22日,为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优惠期从2018年12月31日前盈利年度开始计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法定税率25%征收,享受至期满为止。
消息一出,国内软件板块尾盘再度上涨,中国软件直接拉升封住涨停板,涨停板挂单超过12万手。
民生证券认为,国内软件产品一直以应用软件为主,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占比较低。 这说明我国软件产品收入结构比重非常不平衡。 但总体而言,国产软件在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预计在三大因素刺激下,未来有望走出预期的市场局面。
但从市场份额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真正的产业竞争出现之前,谈论竞争还为时过早。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桌面操作系统仍由微软主导。 微软操作系统占比超过88%,第二大操作系统苹果MacOS占比9%。 两家公司合计占据操作系统市场97%以上,国产操作系统均基于Linux系统。 二次开发与其他各种Linux系统一起占据了2%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领域,谷歌是主导者。 全球网站通信流量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移动操作系统中,谷歌占比74.85%,苹果iOS占比22.94%,其他平台占比不超过1%。
分析师贾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困难的部分是生态建设。
以华为为例,华为需要解决自研系统在海外市场的APK使用问题。 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Tizen和Tizen都没有成功。
“和iOS的应用数量非常多,所以华为自研系统必须兼容apk,同时还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建立全球自营apk商店,与此类似。同时,要推出自己的应对GMS的一系列服务。教育用户从谷歌到华为。最终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吸引开发者来优化应用程序华为自研系统。” 贾沫告诉记者。
安信证券表示,基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国内PC市场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国产操作系统的比例极低。 典型产品有中国电子旗下的天津麒麟操作系统、中标的麒麟操作系统(中软控股中标软件50%)、中国电子科技旗下的普华操作系统等。
华为操作系统待机
21日接受采访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告诉记者,构建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最困难的是生态。 “如何构建生态?这是一件大事,慢慢来。做操作系统并不一定能替代别人,因为华为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方面也需要它。”
而余承东则告诉记者楼宇自控系统国产化,华为自家的操作系统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就会上市。
据记者了解,华为从2012年开始规划自己的操作系统,备份名称为“鸿蒙”。 当时,华为中央软件院欧拉实验室也成立了华为手机终端操作系统开发部门,意在成为谷歌系统的替代品。 不过,华为内部声音表示,自研操作系统是极端环境下的备份计划,并不希望取代某个合作伙伴。
一位曾在华为研发部门工作的前员工表示,面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形成以及iOS和三大支柱的局面,华为开始开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 目前该操作系统已针对Linux进行了大量优化(开源),并已应用于华为手机(安全部分)。
此前,华为推出了自研的EROFS超级文件系统,该系统只是基于华为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程序。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它可以使系统的性能提高数倍。 底层集成了EROFS和方舟编译器的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曾在华为工作的戴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打造一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不难,难的是做好UI(用户界面)、构建全面的生态系统。
“操作系统做得好不好,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性能,二是生态。性能不是问题。华为本身是电信设备大厂,在专用操作系统方面有非常成功、成熟的经验。”生态也可以慢慢建设起来。但目前来看,海外应用存在短板,就是部门APP的问题,其他APP比如等也可能会带来压力。 戴辉说道。
全球研究机构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到,如果没有谷歌移动服务的授权,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业务在2019年和2020年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西欧市场。 假设禁令持续下去,预计2019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24%。2020年,出货量将继续同比下降23%。 不过,这不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报告指出,在高端领域,三星和苹果将在短期内受益于华为的退出(P系列、Mate系列和荣耀采用海思7nm芯片组的高端机型)。 在大众市场,三星和其他一些中国厂商(小米、OPPO和vivo)将从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困境中受益。 由于谷歌移动服务的缺失以及华为在主流机型中采用备件,消费者信心将受到不利影响。 华为大众市场机型的质量和性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备件没有经过量产和使用验证。 提高质量和稳定性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