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厦门楼宇自控 福建:“智能+制造”激发行业新动能

时间:2023-08-06

在ABB厦门工业中心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人可以轻松拾取500公斤的重物,还可以精确拾取最小的螺丝。

漳州三宝集团智慧综合控制中心为超低排放全流程提供落地解决方案。

东南网7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林霞/文武鹏/摄)

核心技巧

福建作为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不仅种类多,而且比重高。 近年来,福建实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行动,推动纺织鞋服、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制造到“智造”,福建企业如何华丽转身?

近日,记者前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采访鞋服、冶金等多个行业的工厂。 面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福建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程中,加快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一座智能工厂”。另一个已经诞生了。

智能工厂是什么样的? 记者深入工厂一线,面对面体验智控生产线全过程,直接看到工厂内机器的“总动员”,了解数字化背后的智慧工厂运营模式转型。

在三个不同领域的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中,记者看到了福建智能制造的产业活力。

个性化之道

经纬之间,从“一块丝”到“一块布”,鞋业如何逆流而上?

晋江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 这里的旅游运动鞋及鞋配件已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完整,企业数量众多。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形势影响,鞋业因势利导,在变中求进,向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不断向中高端转型。高端供应。

近日,记者来到晋江华宇正盈集团,这是一家以鞋面纺织品为主的企业。 织造车间里,传来轰鸣声。 整经机、经编机正在工作。 经整经机加工后的纱线进入经编机。 出来。

传统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需要大量工人在厂房内作业,整经、经编等工序必须由人工完成。

但这里的场景却截然不同。 数百台机器自动运转,一件件新型鞋面材料正在成型。 华宇正盈集团CEO苏成宇手握公司最新的防水鞋面材料,让水不断地流过致密网眼的表面,而面料的另一面却一如既往的干爽。

工厂里,只有少数工人在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记者注意到,经编设备上方有10多个摄像头,实时监控生产过程。 车间智能终端大屏上,车间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员工的实时工作数据一目了然。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错误信息,准确、快速地找到断线位置。

对此,集团信息部部长郭阿燕介绍,车间搭建了集生产设备、远程电脑、手机为一体的数据平台。 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调取数据,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工艺参数远程控制、生产进度动态预测、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客户订单实时跟踪等功能,实现智能纺纱和生产。智能物联网。

“通过数字化系统,企业的不同环节通过大数据自动连接,各个环节的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环节顺畅衔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苏成宇说道。

智能制造提升效率。

车间内,机器的启动效率从过去的89%提高到了现在的95%。 “2004年我加入公司时,每个工人最多只能看到1到2台机器;现在,经过数字化改造,每个工人可以看到10到15台机器。” 集团圆机车间曾美媛说。 数据显示,到2022年,这个员工不足30人的车间将生产各类优质经编面料1万吨以上,年产值超过2亿元。 同等规模的普通车间,工人数量在300人左右,产量只有9000吨左右。

智能制造也打破了传统鞋企“库存积压”的束缚。

一双运动鞋从丝线、面料、鞋底到成品要经过100多道工序。 由于制鞋行业生产品种多、批量小、翻新快,个性化生产让每个制鞋企业都如临大敌。 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趋势,就会出现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

车间里,机器自动织布,布车自动输送。 根据不同品牌的需求,鞋面的产品设计完成后,自动化纺织机可以将鞋面一体成型。 “产品设计完成后,图像传输到机器主机,主机读取数据后,机器就会根据图形打印出相应的一体式鞋面。” 苏成宇说道。

2018年以来,晋江华宇正盈集团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后,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作为经编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我们今年也经历了市场的剧烈变化,虽然产品价格和利润率有所下降,但企业的生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苏成宇说道。

苏成宇告诉记者,集团实施数字化生产以来,产品研发周期从平均30天缩短到15天,产品不良率从25%下降到5%,设备能耗也大幅下降。下降了23%。

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每一根丝线都“华丽变身”成一块布料。

产品质量提升的“秘诀”

近日,漳州三宝集团热轧卷板厂“发布”的厚度仅为1毫米的超薄热轧卷板,从漳州出发,经过6个多小时抵达广东某汽车厂。 这些“薄如翅膀、亮如银”的原材料卷可应用于汽车轻量化钢结构。

1毫米厚热轧钢板是三宝集团的主打产品之一,在广东、江浙等地区深受青睐。 “在集团生产该产品之前,客户只能在市场上寻找冷轧钢材。” 三宝集团党委书记林军说。

冷热有区别,有特大的工序,成本也相应上升。

原来,由于温度较高,热轧状态交货的钢材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铁皮,尺寸波动较大。 “如果想要表面光滑、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就需要用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作为原材料,然后进行冷轧。” 林俊说道。

三宝集团将1毫米厚超薄热轧卷从理论变为现实。

走进漳州三宝集团热轧卷板厂,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透过连绵不断的玻璃窗,记者看到,加热炉有序吐出的热板坯,通过辊道依次输送到轧机,经过粗轧、精轧等多重轧制,就像在铁路上运行的火车。 最后从烟雾中出来的是由自动卷取机卷绕成型的超薄线圈。

“温度超过1300摄氏度的铁水沿着全自动生产线向前流动,冷却后成为高强度钢材,钢坯的形状在轧制过程中反复变化,最终成型……”耳边传来解说员的声音。

有趣的是,这是福建首条人工智能控制的全连轧热轧带钢生产线,生产的热轧卷板耐腐蚀,经过处理后可用作冰箱、空调等家电面板。冷轧。 它的出现也攻克了我国海洋经济开发项目建设中钢筋耐腐蚀的一大难题。 其耐腐蚀性能相当于普通钢筋耐腐蚀性能的2倍以上。

福建是海洋大省,跨海大桥、核电站建设较多。 “在海水中建设工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盐,对钢材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钢筋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会因腐蚀而逐渐失效,最终造成危害。” “整个项目。”林军介绍,企业高度集中技术、设备、能源、生产、质量等数据信息,实现时间和产品的精准控制。

在智慧的加持下,企业的脚步越走越大。 眼下,总投资18亿元的三宝钢铁热轧特殊钢卷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今年12月建成投产。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我国首条短流程特钢宽厚板卷生产线。 建成后主要生产高强度耐腐蚀海上风电塔筒用钢、造船用钢、石油管道用钢、机械设备用钢、高牌号硅钢等。 、冷轧基材等,可增加产值250亿元。

“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用短流程产能替代部分长流程产能,大大降低了碳排放。目前,集团全废钢冶炼条件下吨钢电耗为约330千瓦时,比传统电炉节省15%至20%,工艺能耗约53公斤标准煤,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林军表示,未来三宝集团的长短流程比例基本会达到6:4。

热轧卷厂内,火势越来越大。 热轧卷厂外,一片生机勃勃。

步入厂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占地4000亩的厂区更像是一座布局合理的大花园。 数据显示,2022年,三宝集团厂区空气良好天数为361天,优良率为98.9%,厂区空气指标与市区基本一致。

在千把炉的淬火中,诠释了绿色发展的初衷。

早在2019年,三宝集团就在环保方面全力推进节能减排,通过了全系统节能和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包括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超——烟尘清洁排放、固体废渣回用、原料堆场规模化。 密封、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等超低排放项目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

随着更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落地,更多绿色、安全、高效的产品将在三宝集团热轧卷板工厂诞生。

“去年集团实现产值592亿元。” 林俊列出的一组数据有力证明了利用新兴技术加速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助推“双碳”加速

在ABB厦门工业中心的生产车间,记者遇到了一只“温柔的怪物”,它力量强大,动作灵巧。

新投产的500生产线上,臂展超过4米的机械臂正在高速运转。 巨大的手臂“细如发丝”。 拉铆钉时,铆钉尺寸为11mm,铆钉孔尺寸为11.2mm。 1毫米间隙。

巨大的手臂也“威力无穷”。 它可以搬运一个500公斤重的柜体,放到生产线上——它是经过智能快速识别、分类、组装等工序安装完成的中压开关柜。

中压开关设备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用电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作用的核心电气设备。

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让ABB厦门工业中心今年推出了最新的“王牌产品”500。

“500”是指开关柜的宽度仅为500毫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它不仅具有抽出式断路器厦门楼宇自控,而且比传统开关柜占用空间减少25%。 “紧凑的尺寸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占地面积。”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剑波表示。

对于传统的开关柜来说,维护是一件麻烦事。 想要开关柜安全运行,只能做定期维护,维护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 从而影响供电,不可靠。

但500就不一样了。 技术团队利用前沿的物联网技术,在包括万伏高压主电路在内的各个关键部位嵌入了温度、位置等传感器。 “它可以在线充分感知开关柜本身的运行状态,还可以对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进行安全提醒。” 蔡剑波说道。

这是中国技术团队研发并全球发布的最新产品。 技术团队将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植入其中,使开关柜能够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自动学习周围环境、邻近供电回路负载等外部因素的变化。

更加“智能”的开关柜面世,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先后拿下了华为云计算、厦门新展、日本亚马逊数据中心的大订单。” ABB电气中国区总裁赵永占表示。

生产车间目前有3个机械臂全天全自动、高效运转。 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将数十种材料组装成完整的开关柜,每18分钟即可下线一台开关柜。 。

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自1992年在厦门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领先的中压开关设备和断路器制造商,拥有年产3万台开关设备和7万台断路器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ABB集团加大在厦门的投资力度,部署了全球首条中压开关设备自动化生产线。 是什么原因? “没有别人,我们看好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前景。” 赵永展的话给出了最好的解释。

在这个占地42.5万平方米的电器产品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一幅智慧能源点亮的绿色图景——安装了10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并连接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光伏、储能等能源设施、配电、照明、充电桩均可集成到系统中。 通过各种设施的联动,可以用清洁能源替代50%的电力,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34万吨。

“无论是高精度3D转台,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在一系列高科技和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企业正在走向高端、智能、绿色。” 赵永展说道。

就在两个月前,ABB厦门工业中心成为“碳中和”园区和可持续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其实现路径可为企业快速低碳转型提供有效示范价值。

该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以供电、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结合智慧能源管理、智能建筑、照明控制、充电桩等,配置发电预测、负荷预测AI算法。 根据情况,部署控制策略,实现低碳用电与经济的平衡。

“我们投资20亿元建设ABB厦门工业中心,助力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 赵永展说道。

记者手记

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 夏林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工业智能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转型有利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更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但放眼全省,中小企业仍面临“不愿转移、不敢转移、无力转移”的问题。 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很难准确把握创新趋势,转型面临诸多痛点。 困难。

记者此次走访的企业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他们给出了鞋服、冶金等领域的具体转型样本:工厂转型的本质是以生产供应链为基础,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用数字资产连接上中下游,而实现信息传输一体化,需要整个供需双方相互匹配。

福建晋江华宇正盈集团深知“鞋服企业不能做无技术门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 站稳。 企业选择技术改造,为产品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为先进制造业原材料生产企业,三宝集团勇于加大生产线设备技术升级和改造步伐,坚持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先后建立了优质钢材技术研发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钢铁基础研究。 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智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三宝集团还建立了生产效率高、成本最优、绿色低碳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记者了解到,像三宝这样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福建省已有161家。 2021年至2022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9.4%。

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ABB厦门工业中心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屋顶光伏发电产生的绿色电力供应车间进行生产。 通过多策略精准灵活的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清洁能源的就地消纳。 通过自身的项目演示,清晰地展示了智能数字技术如何脱碳、降低能耗。 该排的愿景变成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ABB厦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智能储能、建筑负荷以及充电桩有序充电管理等均采用模块化解决方案,易于在其他场地复制。 许多相关设备都是在厦门本地生产的。

2018年至2022年,福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9%,位居全国第三。 如今,福建省已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规模已达万亿。

显然,推动传统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是当前福建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福建聚焦智能制造,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有不少企业走上这条道路。的转变。

“大厂”先行,中小企业有了“样本”,自然就有转型的勇气。 但行业的高质量转型仍需政府部门的推动。 福建在巩固和提高规模体量优势的同时,还要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可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打造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制造业绿色发展和结构转型,重点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期待更多福建制造企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升发展优势、创新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更好赋能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